2023年8月10日,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發布第33期“CNEA國際天然鈾價格預測指數(2023年8月)”。
一、短期-月度現貨價格預測指數(月度更新)
上期預測結論是:預計未來三個月天然鈾現貨市場價格波動區間為54-58美元/磅。支撐位為54美元/磅,當天然鈾現貨市場報價低于54美元/磅時,與長期價格存在價差,市場參與者會入場采購尋求套利,提振價格;阻力位為58美元/磅,當天然鈾現貨市場報價高于58美元/磅時,現貨相較長貿的溢價導致現貨市場成交數量下降,壓低價格?;赨RC的指數平滑模型,預計未來3個月現貨價格將呈現波動下降。
7月份現貨交易疲軟,價格波動緩幅收窄,位處55.40-56.25美元區間。7月第一周現貨交易延續此前冷清的節奏,現貨價格緩慢下跌;進入中旬,負責運輸俄天然鈾產品的船運公司無保險公司承保,俄鈾產品交付存在延期風險,現貨市場略顯緊張,價格從55.40美元上漲至56.15美元;最后一周,尼日爾出現政變,該國當前唯一在運的Somair鈾礦產品暫停向外供應,促進鈾價上漲,一天后美聯儲繼續加息25個基點,抑制鈾價上漲,兩個事件對沖,暫未影響現貨市場,月底價格收于56.25美元。
展望未來,影響后續3個月(2023.8-2023.10)現貨價格的因素包括:
投資基金采購——到本年度年末,投資基金在現貨市場的角色持續弱化。7月底美聯儲加息導致利率目標區間推升至5.25%-5.5%,為22年最高,多家權威機構研究預計,加息臨近尾聲,但年內降息無望。未來3個月,融資成本壓力持續上升,現貨價格上漲空間有限,包括SPUT、Yellow Cake等在內的投資基金大概率延續當前狀態,不進行大幅采購。
地緣政治事件——尼日爾政變將為現貨價格帶來上行動力,影響程度需持續觀察。尼日爾政變,Somair鈾礦生產暫未受到影響,但產品被凍結,無法出口法國。當前現貨市場處于緊平衡狀態,尼日爾政局的不確定性疊加俄烏沖突的長期性,導致市場各方高度敏感,中間商或伺機采購,迫使現貨價格小幅上漲。
核電企業采購——核電企業現、長采購相對減少,對現貨價格上行刺激減弱。2023年上半年,核電企業新簽長貿合同量已接近2022年全年水平,長期價格相應已提升至較高水平,7月底現、長價差不足1美元。未來3個月,核電企業現、長采購將相對減少,對現貨價格上行刺激減弱。
綜上,展望未來3個月,投資基金、核電企業對現貨市場的影響減弱,尼日爾政局的不確定將成為影響現貨價格的主要因素,預計未來三個月天然鈾現貨市場價格波動區間為54-60美元/磅。支撐位為54美元/磅,主要考慮尼日爾政局快速穩定,該國鈾產品繼續出口;阻力位為60美元/磅,尼日爾政局逐步惡化,市場蔓延供應緊張情緒,市場參與者積極采購。
假設未來不發生其他重大突發事件,基于URC的線性組合模型,預計未來3個月現貨價格將呈現小幅上漲趨勢。
二、中長期-年度現貨價格預測指數(季度更新)
二季度發生的影響國際天然鈾市場的重大事件包括:
供應方面,隨著現/長價格的穩定上漲,多個項目的壽期延長,勘探項目融資頻繁,2023年天然鈾產量總體略有增加。Cigar Lake、羅辛等項目的壽期延長至2037年左右;Langer Heinrich項目、Dasa項目等獲得持續融資,預計將在2024/2025年左右恢復生產。
需求方面,G7峰會、世界核燃料大會多個重要會議召開,傳遞了核電發展的積極信號。G7峰會宣布將加快發展清潔能源,歐盟多國達成支持核能發展共識;芬蘭Olikiluoto3號、美國Vogtle4號等核電機組在近期內投入運營。俄羅斯計劃到2028年新增270萬千瓦核電裝機容量。
以投資基金為主的“二次需求”方面,短期內采購動力偏低,未來交易活躍度可能增加。美聯儲利率持續保持高位,SPUT本季度的交易量幾乎為零,由此帶來新的“二次需求”也相應減少。中長期看,美聯儲的加息周期已進入尾聲,金融資本對天然鈾市場的興趣更加強烈,將為天然鈾市場帶來更活躍的交易者,增加價格的波動幅度。
中長期看,歐美核電企業自有庫存處于歷史低位,同時為了降低地緣風險,多家核電企業長貿合約的簽署量增加,會繼續提升長期價格,刺激現貨價格上漲,直到帶動更多的一次供應入市,平抑價格上漲。
基于URC自主研發的供需成本模型,小幅調整未來價格指數。